首页 产业 正文

唐县梅纳雪与直隶铁府壶

2020-09-07 10:07   来源: 科技报    阅读次数:57

一条唐河,一片沃土,一群匠人,一片匠心。

在保定市西北方向,太行山北端唐河流域上游段的沟谷、溪流里有一种质地坚硬、色彩丰富的石头,其主色调以白、黄、红、黑为主,辅以灰、青、绿、紫等,所以人们习惯称为唐河彩石。它以坚硬的质地、艳丽的色彩、较好的水洗度、变幻多端的造型、浮雕般的画面、玉化与风化杂糅的奇妙组合、流畅的线条筋路、突出的立体风骨格调等特点,深受奇石爱好者们的赏识和喜爱。

或许是唐河彩石的原生魅力,自然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氛围,这方水土的人,有着很强的艺术创造力。唐县的手工匠人很多,他们用一双手和一颗坚守文化的赤诚之心,世世代代地传承着属于他们,也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。众所周知,大时代的变革,风起云涌,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,让中国社会各领域的产业结构与发展规律,迅速变更,迅速迭代,大浪淘沙,竞争残酷,手工匠人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传承者,光有热爱,光有匠心,光有苦守,是远远不够的。传统手工艺品需要“产业化变革”,去打赢这场关于文化传承的持久战役。

激活一门古老的艺术,品牌战,是唯一途径。什么是品牌?品牌,是手工艺品转化为产品后,这个产品的属性、名称、包装、价格、历史、声誉、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,品牌带给产品的最高价值,在于目标市场受众群体的品牌偏爱与品牌形象辨别。在即将到来的“第三届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”上,一组带有高市场辨识度与品牌声誉的“唐县手工艺品牌产品”,将会华彩亮相。

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”,用这首诗来形容“梅纳雪”陶瓷,再贴切不过。在中国人的瓷器文化体系中,白瓷显像高贵、典雅,用途广泛。白瓷的巅峰瓷为北宋的汝窑。汝窑色卵白,莹润,它的皇宫御用瓷单的白净度是一般白瓷的100倍,十分珍贵。人们曾经这样赞誉过它工艺失传的珍贵度:纵有家产万贯,不如有汝窑一片。对它的白净度,国外认为它是“中国白”的唯一代表。“梅纳雪”陶瓷,正是看中了“中国白瓷”的历史地位与面向消费市场的多态化产品研发潜质,在深度解读了“中国白瓷艺术”之后,对“中国白”烧制技艺做了系统化的研究与高标还原,并以白瓷用途广泛之特性,在品牌产品的器形应用上,做了细化分类。在设计风格上,“梅纳雪”瓷器既保持了“中国白”的风韵,又大胆开发了时尚器形品类,让更多的年轻人,扭转对“中国白瓷”的刻板印象,“中国白”不仅是宋代的手工业历史,“中国白”还是当下的生活。“梅纳雪”的品牌战略,就是在产品研发阶段,就想到了品牌标签与同类产品的市场区隔,时尚、新潮、现代国风艺术,成为了它的品牌形象,牢牢刻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“消费偏爱”中。

太极,分两仪,黑白间,阴阳互补,刚柔并济,彰显出中国人的处事哲学。不知是中国人的偏爱,还是历史的馈赠,在唐县,还存在着一个知名度超高的“黑色”手工艺术品——直隶铁府茶壶。

直隶铁府茶壶之钢,与“中国白瓷”形成了明显的视觉差异,机缘巧合地构成了唐县特有的“手工艺术品太极图”。 铁壶,亦称铁瓶,是用来煎茶煮水的器皿。以生铁为原料,用传统铸造工艺,以及通过后期的手工打磨,成型的茶壶,兼具养生、观赏和收藏价值。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中,为“铁茶壶”溯源,全都指向日本的江户时代,其实不然,“铁茶壶”的创始国是中国,在唐代,因中日茶文化的交流,传到日本。“直隶铁府茶壶”正是深挖了这段让人遗憾的历史,通过自己的品牌文化建立与市场培养,将“铁壶文化”带回了中国人的视野之中。

“直隶铁府”品牌之名,源于品牌产品的诞生之地与制作工艺。“直隶铁府铁壶”诞生于千年古城河北省保定市,沉淀中华五千年茶文化,沐浴保定三千年文化脉搏,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传统文化风采。“铁府”一词源于铁壶打造过程中的精益求精,是品质的代言。直隶铁府,以“传承历史,弘扬文化”为品牌定位,专注打造原创高端铁壶,以龙凤山生铁为原材料,采用传统失蜡法铸造工艺,并用德国光谱仪对铁水进行炉炉化验分析确保铁水微量元素合格,精工制作,匠心打造,将铁壶功能与艺术有机融合,更与日本同行技术合作,无论材质选择、锻造工艺,还是表面处理,都精心研制,并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,提升中国铁壶之品味与涵养。

在品牌造势上,做足了中国匠人的形象输出,激起了国人对“铁壶文化”流失的哀婉与失而复得的珍惜。铁壶的历史与一把铁壶诞生的各环节技艺,为“直隶铁府”这个品牌创造了一个大历史的舞台,品牌,带有了号召力与极强的场景内容。

“第三届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”的大会主题为:展脱贫成果,促乡村振兴。脱贫,是一场经济战役,一场产业战役,扶贫,不是只带来钱,更为重要地是要给予贫困地区的人们,贴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思想。我们认为,品牌意识,市场前景,产品定位等等维度的前沿理念与战略思考,才是“脱贫成果”展出的重要意义!


责任编辑:小李子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科技报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简介| 免责声明| 投诉建议| 网站地图| sitemap|